校庆动态

大学中学如何携手培育创新人才?近百所重点中学校长齐聚清华探讨

近日,近百所全国各地重点中学校长齐聚清华园,参加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大中衔接人才选拔与培养论坛,为清华大学送上110岁的生日祝福。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在致辞中表示,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我们都应该有“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这种自信,并促进彼此之间的协同,尽全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源头活水,没有‘你们’的卓越,就没有‘他们’的卓越,也就不可能有我们的卓越。”最后,杨斌对中学校长专程前来见证清华大学的重要时刻表达感谢,并诚挚期待各中学与清华更加紧密地携手奋进,一气呵成、一以贯之、一心一意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以《遵循教育规律,协力培养创新人才》为题做主旨报告。他表示,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是关键,基础教育是启蒙和基础。只有通过不同教育阶段的合理衔接,不同层次学校的贯通培养,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调改革,深化高等学校与中小学校协同探索,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真正破解“钱学森之问”“李约瑟之谜”,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论坛紧扣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主题“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从“引领学生立志明德”和“激发学生思辨探索”两个角度展开讨论,集中探讨在大中衔接人才选拔与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重要议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曼丽、清华大学未央书院院长梁曦东与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长易国栋、贵州省独山县兴农中学总校长蒲邦顺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引领学生立志明德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如何通过教与学的双向引导,切实引领学生立大志、明大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从创新人才的共性特质以及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等多个角度展开辩论并形成基本共识。专家们认为,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都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有了合适的创新“土壤”,创新人才会自然而然“冒出来”、“培育出来”;同时,中学跟大学应该有效衔接,通过大学的资源辐射为中学生提供了解各种选择的渠道和途径,帮助更多学生提前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之路,为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成长之基。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陈启鑫介绍了此次论坛的举办初衷。他表示,大学中学必须携起手来,“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共同培养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的创新人才。面对全新的形势和变局,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人才选拔定位,把人才的选拔培养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要紧密结合,回归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为国家“卡脖子”技术的攻克贡献力量;进一步深化大中衔接培养,引领大学中学人才选拔培养一体化格局的构建,携手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心怀“国之大者”,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李华山

110周年校庆专项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工字厅

电话:010-62793628 / 010-62783966 邮箱:xqzxb@mail.tsinghua.edu.cn 邮编:100084 传真:010-6277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