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成就卓越 创新塑造未来
——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献辞
校长 邱勇 校党委书记 陈旭
清和四月,树木华滋。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的喜庆时刻,我们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部门、各单位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110年前,清华诞生于中国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深重苦难中。自建校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耻不如人”的不屈品格就深深融入清华人的血脉里。清华人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将清华从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人民的大学、一所实现了教育与学术自立自强的现代大学。从“一二·九”运动的一声呐喊到西南联大的“八音合奏”,从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的积极探索到乘着改革开放春风吹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号角,清华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塑造了清华人的意志品质,涵养了清华人的气度风范。一代代清华人接续奋斗,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走出了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春风化雨,其乐未央。清华始终将育人置于最重要、最根本的位置。1911年,《清华学堂章程》中规定“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梅贻琦校长提出“从游论”,强调“发展全人格”“通识为本”。新中国成立后,蒋南翔校长倡导“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政治辅导员、科学登山队、文艺与体育“三支学生代表队”的建设。改革开放后,学校坚持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成长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时代新人。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在宁静优美、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清华园里度过了难忘的青春时光并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从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治学、兴业、治国的优秀人才。
致知穷理,学问笃实。1925年,清华成立大学部并设国学研究院,欲“建设最高等学术”。无论是开创融会中西、古今、文理的学术风格,还是确立“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无论是参与“两弹一星”、密云水库等重大工程,承担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设计,还是创造高温气冷堆、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等重要成果;无论是开辟中国现代诸多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学术领域,兴办一批国家现代化建设亟需的新兴专业,还是明确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总体办学思路,清华大学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发展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
人文日新,行健不息。进入新时代,清华大学开启了一场使命驱动的改革。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统一在办学实践中。以教师队伍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健全学科分类建设机制,不断增强学术创新能力,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在低维量子物理、结构生物学、密码学、类脑计算芯片、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成果。改革社会服务体制机制,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工作。制定实施全球战略,成立全球创新学院、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东南亚中心、拉美中心,创办苏世民书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发起亚洲大学联盟、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世界慕课联盟并担任主席单位,全球声誉显著提升。学校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三个九年,分三步走”总体战略目标如期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取得历史性跨越。
在让我们刻骨铭心的2020年,清华大学始终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步、改革发展不放松,引领在线教育变革,全力推进抗疫科研攻关,加强抗疫国际交流合作,展现了面对危机和挑战时一所大学应有的责任担当,铸就了新时代教书育人的新气象。
大同爰跻,祖国以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在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新阶段,清华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学校改革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打造一流创新体系,构建良好学术生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努力实现新的引领,力争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国之大学,当有其对於一国之任务;一代之大学,当有其处於一代之特点。”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自强的清华人永远以创新为矢志不渝的追求,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努力开拓学校发展新格局,更自信、更从容地续写新的清韵华章,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工字厅
电话:010-62793628 / 010-62783966 邮箱:xqzxb@mail.tsinghua.edu.cn 邮编:100084 传真:010-6277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