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动态

【校友行思】对话张锦秋:用建筑设计再现唐风盛景

学生通讯员 韩昊庆 王心怡 李振宇 张浩然 代辰子

校友简介:

张锦秋,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从莫宗江先生、梁思成先生,在校期间曾参加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设计,后主要于西北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主持设计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黄帝陵轩辕大殿等工程,并于1994年成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0年获得梁思成建筑奖等荣誉。

张锦秋

北上求学:从天府之都奔向首都北京

如果说《增广贤文》《古文观止》《唐诗》的启蒙教育是儿时的张锦秋认识人生与社会的阶梯,那么罗贯中、施耐庵、高尔基、普希金则帮助她打开了文学世界的大门,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一颗向往文学的种子。

中学阶段的张锦秋更是在作文评比中经常拔得头筹。似乎在这样的兴趣感召下,张锦秋应该走上一条文学的道路,然而,令那时的张锦秋也没有想到的是,家庭的熏陶指引她走上了另外一个她奉献了一生的事业——建筑,而文学的功底则让她的建筑多了一抹诗情画意的色彩。

张锦秋的大舅父唐英早年留学德国学习建筑,后担任同济大学建筑系的教授。张锦秋每次到他家,听到他妙语连珠笑谈建筑与城市,看到他工整严谨的手绘建筑表现图,就会被深深吸引。母亲和姑妈同样也学习建筑,姑妈对她的影响尤为重要。“姑妈从四川考到中央大学,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决心独自一人把儿女抚养成人,还经营着建筑事务所;脱离艺术去搞工业建筑,到条件极其艰苦的地方去出差,姑妈从无怨言;后来在北京,单位分配的房子居住条件很差……这一切都没有让她退缩。”张家自立、拼搏、坚持的精神传统在姑妈身上集中地体现,也在张锦秋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张锦秋(左二)于家中接受采访

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是新在中国成立后和平建设的火红年代。张锦秋的父亲曾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我希望你们兄妹俩,一个将来设计建造海上的建筑,一个设计建造路上的建筑。”这番充满诗意的话语更加坚定了她的决心。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时代的感召与家庭的熏陶使得张锦秋最终选择了建筑。

1954年7月,报纸上公布了全国高考录取名单。“全国这一届考上大学的名单都在报纸上,密密麻麻的字里找,‘土木类,土木类……清华,我在这儿!’是这样录取的。”说到这里时张先生脸上洋溢着自信而幸福的微笑。之后经过建筑专业的绘画加试,张锦秋顺利地进入了清华建筑系。

“第一志愿报的是清华,我是奔着北京,奔着清华,奔着梁思成先生去的,就在清华好好学习,做个建筑师报效祖国。”张先生如是说道。

初窥园林:从颐和盛景到新生热土

本科学习阶段,学生们只能偶尔见到梁思成先生。幸运的是,1961年张锦秋被分配当梁思成先生的研究生,在大师身旁的求学生涯由此开启。

作为梁先生的弟子,张锦秋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在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融合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很多观念也受到了梁先生的影响。梁先生谦逊严谨,感慨自己的书画不够“帅”,所以更要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字;认为“建筑师就是匠人,给人民盖房子,使人民住得好,不应该把自己看作主宰一切、再造乾坤的大师”;具有国际视野和情怀,保护东京、奈良免受战争灾害……在以梁思成为首的清华建筑系诸位教师的引导下,张锦秋踏上了继承发扬祖国建筑优秀传统、创造新中国建筑的征途。“我在学校里面从没想过说我要当大师,我们学好了,就是为了将来要建设祖国,把建筑设计好了,把国家建设的更美好。”这是求学时的张锦秋最真挚诚恳的愿望。

“梁先生对我很照顾,但是在一件大事上我却没有听他的话。”

在梁思成先生的宋《营造法式》研究和莫宗江先生的颐和园研究两个重大研究课题中,张锦秋选择了后者。“高高的叠石陡山上矗立着一片雪白的粉墙。”张先生回忆说,“至今这个画面海印在我的脑际,不可磨灭。”矢志园林,结缘古典,就这样生发于莫宗江教授的一张幻灯片。张锦秋最终决定在莫先生指导下研究园林,源于“想通过研究古典用于现代”——做一个真正建筑师的想法深植脑海。而梁先生非但不生气,反而很支持张锦秋的决定,叮嘱她“要认真向两位老师(莫宗江与吴良镛)请教,在深与博两个方面的结合上去探讨研究”。这一席亲切的教诲,成为了张锦秋研究学习中国园林的指南。

张锦秋称莫宗江先生是“把她领进中国古典园林大门的恩师”,他敏锐的艺术鉴赏力、生动的传授感染力和不断探索的治学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张锦秋的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过程,为之后西安新唐风建筑奠定了深厚基础。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十大工程”中,刚刚成立不久的清华设计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兵团”的方针下,往往数百名学生老师都会同时参加工程的建设,而建设过程亦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场所。回忆起1958年的夏日,张先生似乎又听到了工地上劳作的歌声。

建0字班设计团队于工地上合影留念(张锦秋右一)

设计革命历史博物馆时,张锦秋和同学住在西交民巷的使馆后院。每天清晨,他们都会在平阔的天安门广场晨跑。与此同时,韩骥正在清华园内跟随关肇邺先生进行清华主楼的设计。访谈时,韩先生回忆起那时的张锦秋,说:“她在国庆工程以后,跟我们比,有更为强烈的使命感,就觉得我们这一代建筑师,是共和国的生力军,未来就靠我们了。”

彼时,新中国建立尚不满十载,一切都仿佛还充满初生的希望,祖国大地似乎已经在张锦秋面前展开,等待着她去走进去建设。

西行立业:从三线建设到古意长安

1966年,结束了清华研究生学业的张锦秋被分配到远在西安的西北设计院。“一路往西,越走越荒凉,举目都是黄土地,感觉就有些失落了”,但周总理在毕业前“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嘱咐仍在耳边。因此,来到西安后,尽管设计院提供了技术处的轻松位置,张锦秋依旧要求到生产一线的设计所去,“不去怎么当建筑师啊?”

七十年代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运动,张锦秋作为带队干部亦在其列。时值1975年,“读书无用论”的阴影仍未远去,而“科学文化的春天”又尚未解冻,张锦秋已经开始自费为知青置办小型图书馆。但五点下地,太阳落山回来,初到乡村的知青往往静不下心来学习。张锦秋说,辛苦与迷茫的知青生活,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她也不清楚——那不是一段平静的岁月,“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都是随着时代的波涛起伏变化的。”

韩骥向采访同学展示珍贵手绘写生稿

研究生期间,张锦秋还曾受托教授“建筑图案”课程,带领学生写生自然景物,并以中国传统图案为基础加以程式化。教学工作似乎与她当时的建筑历史研究冲突,但张锦秋丝毫不认为这是“浪费”。陕西历史博物馆栏杆上的花纹全部是张锦秋亲自设计的,空海寺纪念碑也是在张锦秋的坚持下增设了栏杆、纹样。“所以在学校里边不要说,‘我出来以后一定是干什么’,哪有那么对口的,但营养吸收了总有用。”

“自强不息,就是说一个强者,应该有坚定的信念,要不断地探索,有这样的自信,也能付诸行动,不断地攀上高峰,我觉得清华建筑学院应该继承这个自强不息的精神。清华就是不断地自强不息,不断地有所建树。以后的建树就要靠新的一代,我还是蛮有信心的;厚德载物呢,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像大地一样温厚、包容,也就是说从建筑学院出来的建筑师走向社会,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团队,都要强调团队精神……厚德载物很深刻的意义还在于扎根于人,扎根于所在的地域,一定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这样才有丰富的创作源泉。”张锦秋说。

张锦秋(左四)韩骥(左五)与采访同学合影留念 

访谈手记

张锦秋先生师承古典建筑泰斗梁思成和莫宗江教授,在校潜心园林,毕业走向设计前线,深植基层,数十年积淀终于成就唐风建筑的灿烂。她主持设计的诸多建筑,已经成为人民的生活记忆,并熔铸于西安城的历史气韵。

---建筑学院2019级本科生 张浩然

(清华新闻网4月16日电)

供稿:建筑学院 校研团委 校团委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

110周年校庆专项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工字厅

电话:010-62793628 / 010-62783966 邮箱:xqzxb@mail.tsinghua.edu.cn 邮编:100084 传真:010-62770349